四、试题情境的操作化
(一)分解-具体说明/细化分解
1、PISA例:情境可视为基于任务设计的用途、与任务中或明或暗的他人的关系和大致内容上的一种任务归类。
示例:阅读课本情境-获得信息(用途)、与教师或其他教学人员布置的作业有关(他人)、它的内容是典型的教学和学习导向(内容)。[个人说明:即分解为用途、他人、内容三个部分,并对每个部分再作说明或细化]
2、CEFR例:情境分解为地点、机制(限制多数正常发生事件的结构和程序)、客体、时间、活动和文本。分类更细,操作化程度更高。运用这个框架,学生会需要/有能力/应别人的要求处理情境,以及学会关心这些分解项。
(二)具体化和细化
PISA例:科学情境结合主要运用领域分析具体情境。如健康、自然资源、环境、灾难和科技前沿等领域。
[个人说明:科学测评的情境分类,可能最适用于生物教师或命题者设置试题情境,文中表格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]
作者评价:上述分类,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情境,有需要的人(教师或命题者)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。科学情境的维度和主要领域都是联系我们生活的,这样的情境更具体、形象、生动,更有利于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。]
五、启示(我国意识到了试题情境缺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,但在如何将试题“情境化”上没有多少概念。
1、需要对试题情境有个明确界定。作者当前观点:真实性;最宽泛定义是指所有东西;需要一个范围适度且真正有用的情境定义。
2、情境分类和分配要视不同学科、不同测试形式、测试者年龄而定。
3、最需要将抽象的情境操作化,可以指导命题者和教师出题。作者当前观点:已有标准和考试手册很抽象,对出题很难起到帮助作用;情境具体化和操作化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情境要素进行分解,然后加上具体的描述和说明。
评论